張女士最近關節有點疼痛,于是來醫院做了相關檢查,檢查結果顯示類風濕因子呈陽性,張女士心里特別擔心,這是不是就代表患有類風濕關節炎呢?類風濕因子陽性是不是就真的意味著得了類風濕關節炎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類風濕因子是以變性IgG的Fc片段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類風濕因子包括IgM、IgA、IgG、IgD、IgE五型,這些抗體與IgG的Fc片段相結合,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如調節機體免疫反應、加快清除微生物、參與骨質破壞等。由于其首先在類風濕關節炎患者的血清中發現,所以被稱為類風濕因子。
這時有的人可能就會奇怪了,類風濕因子我算是知道了,可類風濕因子陽性又是什么意思?為什么類風濕因子會呈陽性呢?
實際上,類風濕因子的正常數值在0-30IU/ml左右,而類風濕因子陽性是指經過抽血檢查化驗,患者的類風濕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值,如果類風濕因子呈陽性,則表示患者體內的結締組織可能出現了異常。出現類風濕因子陽性可能是長期生活在比較惡劣的環境所導致的,也可能是本身患有的系統性紅斑狼瘡、肝炎等疾病所引起的,患者通常會出現口腔干燥、眼睛干燥、皮下結節、關節腫痛等癥狀。
看到這里,有的人可能就會問了,這不就和類風濕關節炎差不多嗎?類風濕因子陽性不就代表類風濕關節炎嘛。如果真的是這樣,這可就嚴重影響到正常的生活了呀,想到這,真的是又讓人焦慮,又讓人擔心!如果真的有以上想法,那你就是真的掉進“坑”里了。為什么這么說呢?且聽我娓娓道來吧!
類風濕因子陽性并不代表是類風濕關節炎,因為類風濕因子陽性只是作為診斷類風濕關節炎的標準之一,通常只能作為參考條件,類風濕因子陽性并不是診斷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絕對指標,一般不能真正確診類風濕關節炎,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進一步進行檢測,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才能確診是否為類風濕關節炎。
事實上,哪怕類風濕因子陽性,也不可忽視其檢測結果。此時需考慮到其他疾病發生的可能性,建議大家盡快就診,明確檢測結果。其實類風濕因子陽性不僅會出現在類風濕性關節炎中,還可能會出現在結核病、慢性支氣管炎、肺血管炎、干燥綜合征等多種人體疾病當中,所以當類風濕因子陽性時,不可放松警惕。除類風濕關節炎外,還需考慮到其他疾病的潛在風險。建議去醫院進行復核,切不可忽視該檢測結果,否則可能會因一次小小疏忽,導致其他疾病滋生蔓延,癥狀加重,悔不當初。復核后根據自身病情檢測結果,在醫生指導下進行對癥治療,改善疾病。
所以啊,當出現了類風濕因子陽性時,既不要一口咬定自己患上了類風濕關節炎,也不要因檢測結果而感到慌亂。此時需要整理好心情,及時去正規醫院復查,根據自身情況配合醫生進行診治。不可忽視自己身體發出的警告,也不可“一刀斬”,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通常可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