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主動脈瘤屬于腹主動脈擴張性疾病,由腹主動脈壁的異常擴張和膨大所致。多數腹主動脈瘤患者早期常無任何癥狀,常在體檢時發現臍周部有搏動性腫塊,部分患者訴偶有腹痛或腹脹不適。
由于腹主動脈瘤常壓迫十二指腸,且十二指腸的活動度較小,受到壓迫后早期即可出現癥狀,可表現為腹部不適、飽滿感、食欲缺乏,重者會出現惡心、嘔吐,排氣、排便停止等不全或完全性腸梗阻等癥狀。腹主動脈瘤逐漸增大后,可出現腹部搏動性包塊,此為較常見、重要的體征。
若瘤腔內的附壁血栓一旦脫落,成為栓子,造成腹主動脈遠端或分支動脈的栓塞,可引起急性缺血癥狀,表現為遠端肢體疼痛、發涼。部分患者可有鈍痛或隱痛,多位于臍周和腰背部,突然加劇的疼痛通常是腹主動脈破裂的先兆。一旦瘤體破裂,可引起致命的并發癥,先形成腹膜后血腫,繼而破向腹腔,患者常因失血性休克而死亡。
因此,如果發現自身出現腹主動脈瘤的早期癥狀,建議及時就診,進行彩超、CT、磁共振、血管造影等檢查。明確診斷后原則上所有腹主動脈瘤患者如果滿足手術適應證,均應接受手術治療,如動脈瘤切除和人造血管原位移植術,盡可能使腹主動脈瘤患者進行早期治療,避免其進一步發展,導致更為嚴重的癥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