氣虛血虛的患者一般會出現少氣懶言、神疲乏力、自汗、眩暈、心悸失眠、面色淡白或萎黃等癥狀,可通過食補、服用中藥、艾灸等方式來調理,具體分析如下:
1、食補:紅棗、阿膠、桂圓、蓮子、枸杞、桑葚、山藥、扁豆等是生活中比較常見的補氣血食物,經常食用這些食物,可以治療氣虛血虛。
2、服用中藥:可服用八珍湯、十全大補湯、人參養榮湯、歸脾湯等中醫方劑,這些中醫方劑有補氣補血的功效,可有效治療氣虛血虛。
3、艾灸:艾灸有良好的補氣血、補腎的作用,一般艾灸足三里、氣海、腎俞等穴位。但如果是腎陰虛兼氣虛血虛,而且有口干舌燥、手腳心發熱、盜汗、潮熱等癥狀,一般不建議進行艾灸治療。氣虛血虛的患者,可以前往醫院就診,根據醫生的建議來選擇是否艾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