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藥一般指中藥,可分為補氣類中藥、補血類中藥、滋陰類中藥等,一般具有滋養補益的輔助功效,但應在醫師的指導下服用。
1.補氣類中藥:
代表中藥為人參等,味甘、微苦,藥性微溫,歸肺、脾、心、腎經。具有大補元氣,固脫,生津,安神的功效。
主治氣虛欲脫(癥見面色蒼白,心悸不安,虛汗不止等),勞傷虛損,倦怠,納呆(食量減少),嘔吐,大便滑泄(腹瀉),氣短,自汗(白天汗出,活動后加重),久咳虛喘,消渴(表現為多飲、多食、多尿、形體消瘦等),失眠,驚悸,健忘,陽痿,尿頻,崩漏(月經周期紊亂,陰道出血淋漓不盡)等一切氣虛津傷之證。
2.補血類中藥:
代表中藥為阿膠等,味甘,性平,歸肝、肺、腎經。具有補血止血的功效。
主治血虛眩暈,吐血,衄血(泛指各種原因引起的出血),便血,血?。ù蟊愦螖翟龆唷⒈阒袔а?,可伴腹痛、里急后重),妊娠下血(妊娠期陰道出血),崩漏(月經周期紊亂,陰道出血淋漓不盡),虛煩失眠,肺虛燥咳。
3.滋陰類中藥:
代表中藥為沙參等,味甘、微苦,性微寒。歸肺、胃經。具有養陰清熱,潤肺化痰,益胃生津的作用。
主治陰虛久咳,癆嗽痰血(肺結核引起咳嗽,痰中帶血),燥咳痰少(干咳,痰量少或無),虛熱喉痹(咽部紅腫疼痛、干燥,異物感,或咽癢不適,吞咽困難),津傷口渴。
上述中藥均應在醫師的指導下規范服用,避免自行用藥,以免延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