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輻射是指原子核在裂變、衰變等核反應過程中,釋放出的各種微觀粒子和電磁輻射或能量,這種放射性物質大量存在于核爆炸、核泄漏事故和核廢料中。放射性物質可通過呼吸吸入,可以通過避免外出、補充碘制劑、補充糖類物質、補充蛋白質等方式預防核輻射。
1、避免外出:如果處在核輻射的環境中,建議盡量避免外出,留在室內等密閉空間,如果一定要出門建議用濕毛巾捂住口鼻或戴口罩,并盡量減少裸露的皮膚和空氣接觸;
2、補充碘制劑:核輻射中含有碘-131,而機體甲狀腺對碘的吸收能力比較強,這時可以適當補充碘制劑,使甲狀腺吸收碘的量達到飽和狀態,從而減少甲狀腺對核輻射中放射性碘的吸收,起到間接預防核輻射的作用;
3、補充糖類物質:可以適當補充糖分預防核輻射,如果糖、葡萄糖、蔗糖等,適當補充糖類物質有利于增加人體內能量,足夠的能量供給有利于提高人體對核輻射的耐受力,降低機體敏感性;
4、補充蛋白質:如果機體蛋白質含量不足,會加重核輻射對組織損傷的修復,導致心、肝、腎、脾等臟器出現異常改變,因此,可能會接觸核輻射的人群,要注意攝入充足的蛋白質,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預防核輻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