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臨床實踐來看,帶狀皰疹在第3-7天通常是最為嚴重的。其發病后一般會伴有劇烈的神經痛以及皮膚瘙癢等癥狀,嚴重時可能出現惡心嘔吐等并發癥,影響患者日常生活和身體健康。如果出現帶狀皰疹的癥狀,必須盡快前往醫院接受治療。如果在治療期間出現感染情況,則需盡快將其拔除或采取其他措施控制病情發展。應當盡快按照醫生的建議使用抗病毒藥物進行治療,例如注射阿昔洛韋或泛昔洛韋片等,需要及時就醫進行治療。
帶狀皰疹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引起的,其主要特點是沿著單側周圍神經出現的小水皰,這些水皰一般伴隨著顯著的神經疼痛,其潛伏期通常在10-21天之間,但14-16天是最常見的。該病好發于成年人,也多見于新生兒。一般沒有明顯的癥狀,或者癥狀相對較輕,可能會出現低熱、易煩躁、易激惹或拒絕哺乳的情況,并伴隨皮疹的出現。發病后疼痛較劇烈,呈燒灼感或伴劇痛及刺痛。隨著年齡的增長,新生兒和成人可能會出現畏寒、低熱、頭疼、乏力、喉嚨疼痛、持續咳嗽、感到惡心和食欲下降等癥狀,并在1-2天后才可能出現皮疹。
在第3天出現皮疹之后,直至結痂之前,這些皮疹都是具有傳染性的,但在大約7天后,痂皮開始脫落并愈合,因此失去了其傳染性。因此,這個時期也是治療帶狀皰疹最為關鍵的階段。帶狀皰疹在這段時期通常是最為嚴重的,但若出現二次感染,病情可能會進一步惡化,而病情的嚴重程度則難以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