跑完步腰疼可能是由于生理性原因引起,比如乳酸堆積、跑步姿勢不佳、路面不平整、鞋子不合適、腰部負荷過重、無熱身運動,也可能是由于病理性因素造成,比如軟組織損傷、腰肌勞損、急性腰扭傷、腰部炎癥、腰椎間盤突出癥、腰部腫瘤性病變。
一、生理性原因:1、乳酸堆積:跑步后由于肌肉的無氧代謝,會有乳酸產生,從而造成腰部乳酸堆積,并引起腰部酸痛;
2、跑步姿勢不佳:跑步時向前傾斜或過度前傾,會增加腰椎的壓力,導致腰部脹痛;
3、路面不平整:若跑步道路崎嶇不平,對人的腰部沖擊性較大,可能會導致腰肌過度用力,引起腰部疼痛;
4、鞋子不合適:如鞋底較硬,腳部感受到的顛簸會傳導到腰部,引起疼痛,跑完步后癥狀可加重;
5、腰部負荷過重:體重較重者,跑步時腰部承受壓力較大,若跑步時間較長,會造成腰部負荷過重,并導致腰部出現疼痛等不適;
6、無熱身運動:跑步之前若沒有進行熱身運動,此時人的肌肉、關節等沒有伸展開,這種情況去跑步就會造成機體的不適感。
二、病理性原因:1、軟組織損傷:若跑步時間過長、強度過大,就容易產生局部的軟組織損傷,這種腰疼通常是軟組織引起的一種疼痛,一般持續1-2周就會逐漸消失;
2、腰肌勞損:軀干在負重活動時腰部受力最大、最集中,易產生疲勞損傷,若平時腰部有傷病史,可能會在跑步后加重疼痛癥狀;
3、急性腰扭傷:若平時沒有運動習慣,偶然參加運動或勞動,而事先又未做體力活動的準備,就容易發生急性腰扭傷,從而出現腰部的疼痛、壓痛等;
4、腰部炎癥:如腰背肌筋膜炎,屬于腰背部無菌性疾病,可能由于單一勞動姿勢或持久負重引起的累積性損傷、腰背部受寒等多種原因引起,腰部軟組織會出現滲出性炎癥、水腫、粘連等,從而導致腰背部反復出現酸、脹、鈍、刺痛等不適;
5、腰椎間盤突出癥:腰椎間盤突出癥的人在進行跑步活動后,特別是長距離的跑步以后,腰椎會受到一定的沖擊、震蕩,局部纖維還可能會有一定程度的損傷,并引起疼痛;
6、腰部腫瘤性病變:如脂肪肉瘤、橫紋肌肉瘤等,由于腫瘤對局部骨質破壞等原因,可表現為腰部的酸脹以及疼痛。
如果腰疼的癥狀在2-3周之內未得到緩解,甚至出現加重傾向,需要到門診進行相應檢查,常見的檢查是腰椎的核磁共振。如果局部有腰椎間盤的突出,說明跑步量過大,需要進行適當的調整,包括跑步的頻率和步幅等,待局部的腰椎間盤恢復后再參加跑步鍛煉。另外部分患者體重較大,對腰椎的壓力也比較大,建議將體重控制在適當的范圍內,循序漸進增加跑步量,可以降低腰疼發作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