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熱下寒是寒熱錯雜的表現之一,指患者在同一時期內,上部表現為熱性,下部表現為寒性的情況。上熱下寒可能與個人習慣有關,也可能是腎陽虛、腰肌勞損等疾病導致的,通常治療上熱下寒并沒有特效藥,患者應該在醫生的指導下對癥使用藥物來治療。具體內容如下:
1.個人習慣:若患者經常食用生冷、油膩的食物或者經常熬夜、吸煙、飲酒等,可能會損耗上身的陽氣,出現上熱下寒的情況,建議患者通過合理的飲食、規律作息來進行調理,平時注意休息,少吃辛辣油膩的食物,多喝水。
2.腎陽虛:腎陽虛患者的病情比較嚴重時,可能會出現陰壓制不住陽的情況,容易造成虛熱內生、陽氣偏浮于外,火邪可能會侵犯人體上部,而下部卻仍然是陽虛,一般會導致患者出現上熱下寒的情況。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右歸丸、金匱腎氣丸、腰痛片等。
3.腰肌勞損:中醫認為督脈經過腰,督脈如果上下不通,上面的陽氣下不去,下面的陰液上不來,就是會出現上熱下寒的情況,如果患者患有腰肌勞損,可能會出現督脈上下不通的情況,進而出現上熱下寒的情況。建議患者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藥物治療,常用藥物有布洛芬片、依托考昔片、塞來昔布膠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