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院熬好的中藥在冰箱冷藏室一般能保存7-14天,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醫院代煎中藥通常采用真空包裝,這有助于延長保存時間。在冰箱冷藏條件下,低溫環境可抑制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減緩中藥成分的變質速度。如果是密封良好且未開封的中藥,在7天內其藥效和質量相對較為穩定,能較好地保持藥物的原有功效,對于大多數一般性疾病的治療不會產生明顯影響。但如果保存時間超過7天,尤其是接近14天的時候,雖然藥物可能不會出現明顯的腐敗變質現象,如異味、霉變等,但藥物的有效成分可能會逐漸降解或發生化學反應,從而影響療效。例如一些含有揮發性成分或對溫度較為敏感的中藥方劑,長時間保存后其治療作用可能會大打折扣。醫生在給患者開具代煎中藥時,會告知患者大致的保存時間,并強調要盡快服用以確保藥效。同時,如果中藥出現包裝破損、漏液、脹袋或有異味等情況,無論保存時間長短,都不應再服用。
日常護理方面,從冰箱取出中藥后,應將其放置在常溫下一段時間,待溫度接近體溫時再服用,避免過涼的中藥刺激胃腸道。服用前要仔細檢查中藥的包裝完整性和性狀,若有異常應及時與醫院聯系。在保存中藥期間,要盡量減少冰箱門的開關次數,保持冰箱內溫度的穩定,為中藥提供適宜的儲存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