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蜂蜜儲存方式合理,且儲存時間不長在保質期內,此時沉淀物很粗像白糖一般是可以吃的。蜂蜜中形成沉淀物與糖的分子大小、蜂蜜的種類有關。蜂蜜里含有多種糖的過飽和溶液,比如葡萄糖和果糖等,當蜂蜜出現沉淀,就是蜂蜜結晶了,屬于一種物理現象,可以繼續吃。
用其中的葡萄糖來舉例,正常情況下葡萄糖是無序的運動,但在一定的條件下,有部分葡萄糖開始有規則的運動,排列起來,形成一個個微小的結晶核,時間久了形成結晶的中心,外圍包括更大的乳糖分子,形成較大的析出,從液態蜂蜜中分離出來,形成沉淀物。在食用時可以用加熱的方法讓分子運動加劇,恢復蜂蜜的正常形態。也可以通過攪拌來加速分子運動,減少析出。雖說蜂蜜中沉淀物不影響食用,但是攪拌均勻后溶質才均勻分布,這樣吃起來有利于人體的均衡吸收。
另外,沉淀物也與蜂蜜的種類有關,比如槐花蜜,其純度越高越不容易結晶,如果混有其他雜花蜜,則有可能出現結晶。因為蜜蜂不一定一直采槐花花蜜,如果同時采了其他的花蜜,兩者在一起就容易產生結晶,比如油菜蜜,紫云英蜜,百花蜜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