髖骨按著痛可能是外傷、髖關節脫位、股骨頭壞死等原因導致的,需避免反復刺激,明確診斷后,可以在醫生指導下采取制動休息、手法復位、手術治療等措施處理,緩解不適癥狀。
1、外傷:髖骨部位近期受到撞擊或有摔傷、磕碰等,會導致局部軟組織損傷,甚至造成骨骼損傷,如髖骨骨折,就會出現疼痛、腫脹等不適,按壓時對損傷部位造成刺激而加重疼痛,損傷24小時內可用冷毛巾貼敷,能夠收縮血管,有助于局限腫脹并減輕疼痛。損傷48小時后則可以用熱毛巾熱敷,能夠促進血管舒張,有助于促進腫脹消散;
2、髖關節脫位:多與高空墜落、交通事故等有關,股骨和骨盆之間的關節發生錯位,股骨頭脫出髖臼而出現疼痛、髖關節活動障礙,髖關節及周圍組織均遭受損傷,按壓時損傷部位受刺激而疼痛,進而出現此現象,可以由專業醫生采取手法復位或手術切開復位治療;
3、股骨頭壞死:股骨頭壞死與酗酒、外傷等原因有關,股骨頭缺血而導致局部結構發生改變,早期可出現髖部、腹股溝疼痛,休息后大多可自行緩解,隨病情進展股骨頭損傷加重,疼痛加劇,甚至向同側臀部、膝關節等部位放射,并伴有跛行、活動受限、髖關節僵硬等,常有髖骨、腹股溝區深壓痛,需遵醫囑使用阿侖膦酸鈉片、華法林鈉片等藥物,或是采取保髖手術、人工髖關節置換術等方法治療。
此外,出現此類情況,還可能與筋膜炎、髖關節炎、滑囊炎等疾病有關,建議到醫院骨關節科就診,并通過X線、體格檢查等,明確診斷。在治療期間注意做好日常護理,飲食清淡、有營養,避免劇烈運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