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呼吸有哮鳴音常見于呼吸道感染、氣管及支氣管異物、哮喘等病癥,需及時到醫院就診。通過胸部X線、肺部聽診、肺功能檢查等盡快判斷病變部位做出診斷,根據醫生建議針對病因采取治療措施。病情得到控制后,哮鳴音也可隨之減輕或消失。
1、呼吸道感染:病毒、細菌等病原體導致呼吸道感染,如肺炎、支氣管炎等,可出現發熱、畏寒、咳嗽等癥狀,伴有哮鳴音、干濕啰音等體征。需盡快就醫,積極采取抗病毒、抗菌治療,如遵醫囑服用阿昔洛韋等抗病毒藥物,頭孢氨芐片、阿莫西林膠囊等抗菌藥物進行治療;
2、氣管及支氣管異物:食物、玩具等掉入氣管、支氣管而產生堵塞,可表現為劇烈的咳嗽、呼吸困難、喘鳴等癥狀,嚴重時可導致窒息,危及生命。需盡快前往醫院將異物取出,常用方法有支氣管鏡、手術切開等;
3、哮喘:由于遺傳、環境等因素導致支氣管痙攣,誘發哮喘而出現鼻翼煽動、呼吸不暢、哮鳴音等癥狀、體征。應及時脫離過敏原,可遵醫囑通過口服、靜脈輸注或霧化吸入等方式使用沙丁胺醇、布地奈德等藥物控制癥狀。并做好個人防護,避免再次接觸過敏物質;
4、其他:其他導致肺部、支氣管等部位損傷的疾病,也可出現上述體征,需盡快確定損傷原因,通過藥物、手術等方式進行治療。如張力性氣胸患者需及時穿刺排氣,以免氣胸持續發展導致肺不張、肺萎縮等。呼吸系統以外的疾病也可出現哮鳴音,如左心衰竭等,可到醫院進行心電圖、胸部X線等檢查,確診后遵醫囑使用卡托普利片、馬來酸依那普利片等藥物控制病情、緩解癥狀。
此外,小孩出現哮鳴音時,可能伴有不同程度的缺氧,可遵醫囑通過面罩法等方式吸氧,吸氧時用酒精等濕化氧氣,以降低肺泡表面張力,改善換氣功能。同時可指導小孩做腹式呼吸,將呼吸的頻率、節奏變慢,以緩解氣道阻塞、缺氧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