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來說,宮頸癌發病年齡呈雙峰狀,第一個高峰期是40-45歲,第二個高峰期是60-65歲。
在40-45歲這個年齡段,女性的性生活較為活躍,且可能經歷了多次生育等情況。性生活過程中,人乳頭瘤病毒感染的概率相對較高。HPV感染是宮頸癌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大部分宮頸癌是由高危型HPV持續感染引起的。當病毒持續感染宮頸上皮細胞后,會導致細胞發生病變,經過一系列的過程,逐漸發展為宮頸癌。
而60-65歲出現第二個高峰,一方面可能是因為早年感染的HPV病毒在體內潛伏多年后,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免疫力下降等因素,導致病變發展為宮頸癌。另一方面,這個年齡段的女性可能對宮頸癌的篩查不夠重視,一些早期的病變沒有被及時發現和處理,使得病情逐漸發展。
從宮頸癌的發展過程看,其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從宮頸的癌前病變發展到宮頸癌可能需要數年甚至十幾年的時間。這期間,如果能夠通過定期的宮頸癌篩查,如宮頸涂片檢查、HPV檢測等,就可以早期發現病變,及時進行治療,降低宮頸癌的發病率和死亡率。
女性應該重視宮頸癌的預防,尤其是處于發病高峰期年齡的女性。要定期進行宮頸癌篩查,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避免過早性生活、減少性伴侶數量等。如果發現異常的陰道出血、白帶異常等癥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對癥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