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酊不脫碘對傷口有害,皮膚表面可能會出現燒灼感,濕疹、發癢等癥狀。長期使用還可能會導致皮膚局部出現色素沉著。
碘酊是臨床上常用的一種消毒劑,主要成分是碘和碘化鉀,因此具有很強的還原性??梢杂糜谄つw感染之后的消毒工作??梢允共≡w的蛋白質發生變化,具有很強的殺滅病原體的作用。另外碘酊也可以殺滅細菌、真菌、病毒等,在臨床上被廣泛使用。
但是由于碘酊中碘的含量較高,如果使用碘酊消毒后不及時脫碘,導致碘酊長期留在皮膚表面,就會對人體的皮膚產生一定的刺激性和腐蝕性,還可能會導致傷口出現化膿感染的情況。不利于傷口的恢復。因此使用碘酊涂擦在皮膚上約1分鐘后,需要使用70%的酒精進行脫碘,以免對皮膚造成損傷。
因此,患者在使用碘酊對皮膚進行消毒時,建議咨詢皮膚性病科的專業醫生,一定要遵醫囑使用,或者是按照說明書進行使用,以免損害身體健康。對于某些敏感的患者使用碘酊不及時脫碘,還可能會出現嚴重的過敏反應,引起發熱和全身皮膚皮疹樣改變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