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和碘酊都有一定的抗真菌作用,但適用場景有所不同,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治療。
碘伏是碘與表面活性劑的不定型絡合物,其具有廣譜殺菌作用,能殺滅細菌、真菌、病毒等多種病原體。碘伏刺激性較小,對皮膚和黏膜相對溫和,可直接用于破損皮膚、黏膜的消毒,不會引起明顯的疼痛或灼燒感。這是因為其絡合結構使得碘緩慢釋放,既能保證殺菌效果,又降低了對組織的損傷。例如在處理皮膚淺表真菌感染,如足癬引發的皮膚破損伴輕度感染時,碘伏既能清潔創面,又能抑制真菌生長,預防感染進一步擴散。碘酊的主要成分是碘、碘化鉀及乙醇,殺菌能力很強,其中的碘元素可直接鹵化菌體蛋白質,使真菌等微生物死亡,其對真菌的殺滅作用迅速而強效。然而,碘酊的刺激性較大,由于含有乙醇,涂抹在破損皮膚或黏膜上會產生強烈的灼燒感,甚至可能導致皮膚黏膜損傷加重,所以一般只用于完整皮膚的消毒,像在手術前對手術區域皮膚消毒,若后續用于治療真菌感染,后續需要用酒精脫碘,操作相對復雜。
在日常護理方面,當家中備用消毒藥品時,若不確定是何種皮膚問題,優先選擇碘伏更為安全,尤其是有兒童、老人的家庭,避免因使用不當造成不必要的傷害。使用碘伏時,用棉簽蘸取適量,輕輕涂抹于患處,每日可根據醫囑或說明書多次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