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醫生通常根據患者不同的心理狀態,通過家庭治療、行為治療、認知治療、精神分析治療等方式進行心理疏導,以達到治療或預防心理疾病,保持受訪者身心健康的目的。
一、家庭治療:通常以家庭為治療單位,進行團體心理治療,但并不著重某個家庭成員的心理狀態,而主要通過家庭成員間的互動,從家庭的角度解釋個人行為,以及個人所存在的問題,可能有利于幫助消除夫妻間的婚姻沖突或者兒童或青少年時期存在的各種心理疾病。
二、行為治療:一般將治療的重點,放在可以具體描述的心理狀態上,或者放在可以具體觀察的外在行為上,如通過系統脫敏法治療恐懼癥或焦慮癥等。
三、認知治療:通常以改變或糾正患者不良認知為主要目標,從而逐漸緩解患者的癥狀,經常與行為治療合并,即認知行為治療,一般用于患有抑郁、焦慮、精神分裂等疾病的人群。
四、精神分析治療:通常根據潛意識理論,通過特殊的治療裝置或技術,如自由聯想等,建立患者健康或正確的心理結構,一般適用于患有強迫癥、焦慮癥等疾病的人群。
五、其他治療:1、森田療法:其基本治療原則為順其自然,通常適用于社交障礙、恐懼癥等疾病的人群;
2、積極與人溝通:在壓力較大,或比較緊張時,通過引導其積極與人溝通,尋求家人或朋友的幫助,來進行心理疏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