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K細胞檢查一般是指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測定,屬于免疫學檢查之一,方法有放射性核素釋放法、酶釋放法、流式細胞術法等,不同檢查方法其參考范圍有所區別。
自然殺傷細胞來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自然殺傷細胞無須抗原刺激,可非特異直接殺傷腫瘤和病毒感染的靶細胞,因此在機體免疫監視和早期抗感染免疫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測定可以用于腫瘤、病毒感染、寄生蟲感染、自身免疫和移植免疫等疾病的診斷,放射性核素釋放法的自然釋放率一般小于10-15%、自然殺傷率為47.6-76.8%、利用率為6.5-47.8%,而酶釋放法的細胞毒指數為27.5-52.5%、流式細胞術法的范圍在13.8±5.9%之間。
正常情況下,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測定都在一定范圍內,對細胞的殺傷作用有限,結果異常多提示機體發生病變。增高見于感染性疾病早期、長期使用干擾素、骨髓移植后、習慣性流產,減低可見于惡性腫瘤、艾滋病、細菌或真菌感染、白血病前期。自然殺傷細胞活性測定為抽血檢測,為避免血液稀釋導致自然殺傷細胞數量減少,檢查前要求禁食、禁水,避免影響檢查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