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一般痛的位置不一定是相同的,需要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來判斷。
痛風是因血尿酸水平過高導致尿酸結晶沉積在關節內而引發的一種疾病,與尿酸排泄障礙、腎臟疾病、藥物刺激、長期保持高嘌呤飲食等因素相關。通常尿酸結晶沉積可導致關節內和關節周圍出現疼痛性炎癥發作。痛風患者常會出現突發一個或多個關節重度疼痛,多于夜間突然起病,還會出現關節紅、腫、皮溫升高,關節表面皮膚紅紫、緊張、發亮等。因此,痛風每次發作不一定都是同一個位置。
雖然該病較為常見的受累關節是大腳趾關節,但是隨著疾病的發展,痛風也可能會影響其他關節,如踝關節、膝關節、手指關節等,以及耳廓、髕骨滑囊等部位。需要注意的是,該病對人體的影響相對較大,急性發作時可影響日常生活。因此,當該病急性發作時,需要盡快前往醫院就診,明確診斷后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依托考昔片、雙氯芬酸鈉緩釋膠囊等藥物來緩解癥狀。
在疾病緩解期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別嘌醇片、非布司他片等藥物進行治療,有利于降低尿酸。平時應嚴禁吸煙飲酒,保持低嘌呤飲食,在身體條件允許的情況下,適當進行體育鍛煉,有利于控制體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