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對血小板進行檢查時,通常需要看血小板計數、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血小板功能等,通常可以對體內血小板的情況進行分析和判斷。
1、血小板計數:血細胞分析儀法或顯微鏡計數法,血小板正常值范圍是(100?-300)?×10^9/L,正常人的血小板數比較穩定,性別與年齡無明顯差別。一天之間血小板可有6%-10%的浮動,午后略高于早晨,冬季略高于春季,劇烈活動和吃飽飯后血小板計數升高,休息后可恢復到原來水平。
女性月經期血小板計數輕度下降,月經后升高。病理性血小板計數升高見于骨髓增殖性疾病,如慢性粒細胞白血病、原發性血小板增多癥、真性紅細胞增多癥等,血小板計數下降可見于原發性血小板減少性紫癜、脾功能亢進、尿毒癥、腫瘤骨髓轉移、白血病、再生障礙性貧血、溶血性貧血等。
2、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測定法只表示血液中血小板大小的離散度,常以單個血小板體積變異系數來表示,正常值范圍是15.5%-18.1%。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增加通常代表血小板體積大小不均衡,如急性非淋巴細胞白血病化療后、巨幼紅細胞性貧血、慢性粒細胞白血病、脾切除、巨大血小板綜合征、血栓性疾病等情況下,血小板體積分布寬度減少通常表示血小板體積大小較均勻。
3、血小板功能:通過觀察誘聚劑引起血小板聚集前后血液中血小板數量的變化來評估血小板的功能,血小板聚集功能試驗異常可提示血小板功能異常。
血小板計數異常時,可以到醫院血液內科、腫瘤科等相關科室就診,通過進一步檢查進行明確,比如骨髓穿刺等,然后根據醫生建議選擇合適的方法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