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T-CT和磁共振檢查有各自的優勢和不可替代性,兩者不能做比較,也沒有哪個更準確的說法。對于復雜性病變,往往需要結合PET-CT和磁共振的檢查情況綜合判斷。
PET-CT檢查是一種核素掃描檢查,通過靜脈注入放射性顯影劑,顯影劑在身體中,隨著血液循環到達全身的各個部位,然后進行正電子發射斷層顯像,顯示病變的形態改變及功能代謝特征。PET-CT的優勢在于可以用于全身惡性腫瘤的篩查、惡性腫瘤的分期以及腫瘤治療后的療效評價,了解腫瘤代謝活動度,尋找惡性腫瘤的原發灶,可以掌握腫瘤性病變的整體情況。
而磁共振檢查是利用人體氫質子在高場磁場中,射頻脈沖而激勵引發的質子動向,被磁共振設備探測到運動信號衰減以后轉化為斷層影像,醫生通過斷層圖像來診斷疾病。磁共振檢查廣泛地應用于神經系統、消化系統以及運動系統的許多疾病檢查中,尤其是對神經系統病變中的腦梗死、腦腫瘤、感染性疾病以及腦出血非常的敏感,所以說在神經系統領域的檢查里面,磁共振的應用更為廣泛。
所以綜合上述內容,兩種檢查方式機制有所區別,應用的范圍也不相同,所以無法進行判斷。如果自身出現疾病,需要選擇PET-CT或磁共振,建議由專業放射科醫生結合疾病的具體部位,選擇合適的檢查方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