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體濕氣太重可以吃參苓白術散、龍膽瀉肝丸、藿香正氣水、五苓散、附子理中丸等藥物。
1、參苓白術散:該藥物具有補脾胃、益肺氣、祛濕的作用,適用于脾胃虛弱出現的濕氣內生,因為其成分能增強脾胃的運化功能,促進濕氣排出。
2、龍膽瀉肝丸:該藥物能清肝膽、利濕熱,常用于肝膽濕熱所致的頭暈目赤、耳鳴耳聾、脅痛口苦、尿赤澀痛等癥狀。體內肝膽濕熱積聚時,就需要用此類藥物清熱利濕。
3、藿香正氣水:該藥物可解表化濕、理氣和中,針對外感風寒、內傷濕滯或夏傷暑濕引起的感冒,如頭痛昏重、胸膈痞悶、脘腹脹痛、嘔吐泄瀉等有較好療效。其芳香化濕的功效能有效改善濕阻中焦的狀況。
4、五苓散:該藥物有溫陽化氣、利濕行水的功效,適用于膀胱化氣不利、水濕內聚引發的小便不利、水腫腹脹、嘔逆泄瀉、渴不思飲等,通過促進尿液排出,達到祛濕的目的。
5、附子理中丸:該藥物能夠溫中健脾,用于脾胃虛寒、脘腹冷痛、嘔吐泄瀉、手足不溫等癥狀。陽氣不足出現水濕無法運化,而此藥可補充陽氣,從而化濕。
在服用這些祛濕藥物時,務必遵循醫生的建議,按照正確的劑量和療程使用。同時,要注意飲食起居,保持良好的生活習慣,避免濕氣再次侵襲。如果用藥后癥狀未改善或出現不適,應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