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腸炎患者可能會腹痛、腹脹,尤其是急性腸炎發作時,腹脹的癥狀可能會更明顯,而慢性腸炎患者可以以腹痛和腹瀉為主要癥狀,因此腸炎患者可能會腹痛、腹脹。
1、急性腸炎:最常見的原因是腸道受到細菌、病毒或者真菌的感染,或者是腹部受涼導致腸道發生炎性反應,腸黏膜充血、水腫,通常會影響腸道內食物的正常運行,導致大便次數明顯增多,同時會伴有腹痛、腹脹、腹瀉、惡心、嘔吐等癥狀,急性腸炎導致的腹痛、腹脹主要是腸道平滑肌痙攣而導致,一般呈陣發性。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藥物進行治療,如蒙脫石散、枯草桿菌二聯活菌顆粒、復方黃連素片等,如果急性腸炎患者脫水嚴重,需要進行補水治療,可以遵醫囑口服生理鹽水;
2、慢性腸炎:主要是因為免疫功能紊亂、精神壓力大等,導致腸道黏膜出現潰瘍性病變,腸黏膜出現滲液、出血等情況,主要表現是反復發作的黏液膿血便,同時會伴有陣發性腹痛、腹脹,有些患者還會出現發燒的現象,可在醫生指導下對癥治療,患者疼痛時可使用硫酸阿托品片解痙、止痛。
腸炎的患者需要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的檢查,除了藥物治療外,還需要注意飲食習慣,多吃營養豐富、容易消化、清淡的食物,避免吃不易消化的食物,同時要做到規律飲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