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嬰兒果醬樣大便表現為紅色的黏液便,多見于腸套疊或阿米巴病,需要及時就診進行相應的治療。
癥狀當嬰兒患有腸套疊或者是阿米巴病時,可出現果醬樣大便,表現為血和黏液混合的黏凍樣糞便,顏色為紅色。同時可伴有陣發性腹部絞痛、嘔吐、腹部包塊等不適癥狀。
嬰兒果醬樣大便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嬰兒果醬樣大便常見于腸套疊和阿米巴病,具體病因有所差異。
腸套疊:
腸套疊形成后僅有很少部分的小腸套疊可以自行復位,由于鞘層腸管持續痙攣,致使套入部腸管發生循環障礙,初期靜脈回流受阻,組織充血、水腫、靜脈曲張。黏膜細胞分泌大量黏液,進入腸腔內,與血液及糞質混合就會形成果醬樣大便。
阿米巴腸?。?br>是由溶組織阿米巴原蟲侵入結腸引起的腸道傳染病,溶組織阿米巴原蟲有滋養體和包囊兩種形態。包囊被吞食后進入腸道,滋養體在小腸下段脫囊逸出,分裂增殖。當條件適宜時,滋養體侵襲腸黏膜造成潰瘍,破壞腸黏膜下組織,形成小膿腫。當膿腫破裂和壞死組織脫落,則在腸壁上形成口小底大燒瓶樣潰瘍,并排出黏液膿血和阿米巴原蟲等內容物,由此產生果醬樣大便。
治療嬰兒患有腸套疊和阿米巴病導致果醬樣大便時需要及時進行治療,治療方法如下:
腸套疊:
急性腸套疊是一種危及生命的急癥,其復位是緊急的治療措施,一旦確診需立即進行,方法包括B超監視下水壓灌腸、空氣灌腸、鋇劑灌腸復位。腸套疊的手術治療可根據患兒全身情況及套疊腸管的病理變化選擇,可進行腸套疊復位、腸切除吻合術或腸造術等。
阿米巴腸病:
可選擇用甲硝唑或稱滅滴靈,為目前抗阿米巴病的首選藥物。此外還可以使用甲硝磺酰咪唑,以及吐根堿配合鹵化喹啉類藥物治療。
[1]王衛平,孫錕,常立文.兒科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222-223.
[2]熊德忠.侯光來.楊冬等主編.馬國數.王瑋瑋.郝建秀等副主編.臨床常見疾病全科治療學[M].天津.天津科學技術出版社,2011.58.
[3]邱振剛.孫建光.張風霞主編.中醫臨床實習手冊.消化內科[M].北京.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2013.173.
[4]梁鋒沛.超聲在小兒急腹癥中的應用價值和經驗探討[J].中國衛生標準管理,2021,12(07):45-4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