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醬樣血便形成的原因,多與胃腸道病變有關,包括大腸桿菌性腸炎、細菌性痢疾、阿米巴腸炎、腸套疊等。建議患者積極觀察自身異常癥狀,并積極配合醫生進行治療。
1、大腸桿菌性腸炎:大腸桿菌感染引起腸炎,會造成腸黏膜缺損出血,并和大便混淆,呈果醬樣,并可伴有惡心、腹痛、腹瀉、大便腥臭味等癥狀。經查大便常規、大便細菌培養可發現大腸桿菌。明確診斷后可遵醫囑選擇敏感抗生素抗感染,如頭孢氨芐緩釋片、甲磺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哌拉西林鈉等抗生素治療;
2、細菌性痢疾:細菌性痢疾是由痢疾桿菌感染腸道引起。痢疾桿菌及其產生的毒素會破壞腸壁腸黏膜出現腹痛、腹瀉、果醬樣大便以及里急后重感。查便常規和細菌培養可發現膿血便以及痢疾桿菌。治療措施包括用敏感抗生素,例如甲磺酸左氧氟沙星片、注射用氨芐西林鈉舒巴坦鈉。如腹痛明顯,可遵醫囑服用消旋山莨菪堿片、吲哚美辛片解痙止痛,緩解癥狀;
3、阿米巴痢疾:常見的是阿米巴原蟲引起的腸道感染。阿米巴原蟲侵入腸道后會破壞腸黏膜功能紊亂甚至出血,大便呈果醬樣,伴有腹痛、大便腥臭味,大便檢查可發現阿米巴滋養體??勺襻t囑用甲硝唑片、替硝唑片等藥物進行治療;
4、腸套疊:腸套疊以嬰幼兒多見。是腸管嵌入相鄰的腸管內造成腸系膜血管受壓、腸管缺血、腸黏膜壞死并出血,形成血便,類似于果醬??山o予灌腸、減壓等保守治療措施,效果不明顯時,可經手術復原腸管。
除上述原因外,腸息肉、腸道惡性腫瘤等疾病也可能導致上述癥狀。腸道惡性腫瘤病變累及腸壁血管造成腸道出血,可經腸鏡檢查發現病變部位和性質。明確診斷后,可行腸道腫瘤切除術,并予以化療、放療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