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惡性黑色素瘤可導致腹部出現黑色斑塊,逐漸變為結節,界限清楚,可能與紫外線照射、摩擦刺激等因素有關,建議由醫生手術切除。
癥狀惡性黑色素瘤可出現在腹部,表現為發展緩慢的黑色斑塊,經歷數年可垂直增長為結節,明顯突起于皮膚表面,可似桑葚樣,與周圍皮膚界限清楚。
惡性黑色素瘤腹部癥狀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惡性黑色素瘤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確,可能與以下原因有關:
紫外線照射:
過度的陽光照射可能是惡性黑色素瘤發生的常見原因。在高發病區,過度(強陽光)、每天數小時的長時間(數年)的陽光照射是其主要發病原因。
服避孕藥:
女性長時間(10年以上)口服避孕藥是惡性黑色素瘤的發病因素之一。
交界痣惡變:
部分惡性黑色素瘤與痣細胞痣有關。
易感基因:
2%-5%的惡性黑色素瘤患者有家族史,家族性惡性黑色素瘤患者有易感基因。
摩擦與刺激:
本病常發生在容易摩擦和曾接受過刺激的部位,部分患者有外傷史,包括壓傷、刺傷、鈍器傷、拔甲、燒傷或X線照射。
治療惡性黑色素瘤需盡量由醫生進行手術切除,可行前哨淋巴結活檢、淋巴結清掃。術后配合輔助干擾素治療及放療。
對于不能手術切除的Ⅲ期或轉移惡性黑色素瘤,可遵醫囑使用達卡巴嗪、替莫唑胺等化療藥物,配合進行免疫治療、靶向治療或免疫靶向治療。
[1]吳志華主編.皮膚性病診斷與鑒別診斷[M].北京.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18.784.
[2]邵志敏,沈鎮宙,郭小毛主編.腫瘤醫學[M].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19.7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