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了需要把腳抬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不適癥狀。
痛風是遺傳、環境因素、藥物因素等多種原因引起的一種代謝性疾病,急性期容易使患者出現關節紅腫、關節疼痛等癥狀,慢性期主要表現為關節破壞、關節畸形、痛風石等癥狀。臨床上,痛風發作多見于腳部關節,因為此處是人體血液循環的最低處,容易出現尿酸結晶。痛風發作時,將腳抬高可以促進血液的回流,有利于減輕局部的水腫,緩解痛風引起的不適癥狀。因此,痛風發作時通常需要把腳抬高。
建議痛風的患者及時前往醫院就診,通過血尿酸測定、血生化檢查、關節液或痛風石內容物檢查等明確具體的情況后,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針對性治療。通常,痛風發作期的患者可以遵醫囑服用秋水仙堿片、吲哚美辛膠囊等藥物來緩解疼痛。痛風緩解后,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抑制尿酸合成的藥物和促進尿酸排泄的藥物來控制尿酸水平,預防痛風發作,常見的藥物包括非布司他片、別嘌醇片、苯溴馬隆片、丙磺舒片等。
治療期間,患者要注意飲食控制,停止飲酒,不吃嘌呤含量高的食物,如動物內臟、海鮮等,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多喝水,每天的飲水量最好在2000-3000毫升。還要保持健康規律的作息,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和勞累,有利于病情恢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