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動腦就餓主要是因人體在進行腦力活動時,身體將存儲的糖類轉化成能量消耗所致。當體內糖原消耗完畢,人體缺乏供能,就容易出現饑餓的情況。
在腦力活動期間,大腦神經元功能的正常運行需要大量營養供給。大腦將從血液中吸收富含能量的葡萄糖,然后將糖類物質轉化為神經元細胞所能吸收的營養成分,以此保證大腦在運轉過程中能得到充足的營養支持。身體存儲的糖能被消耗后,人體就容易出現饑餓的情況。
如果需改變一動腦就餓的現象,建議在腦力活動過程中適量加餐補充營養,建議可食用少量堅果、葡萄、糖果等升糖指數較高的食物,能夠盡快改善血糖水平,增強飽腹感,改善身體供能水平。在動腦一段時間后,適當休息幾分鐘,也有助于大腦血液循環的恢復,減輕饑餓感。
此外,如果一動腦就餓的情況持續時間較長且伴有手腳發麻、頭暈目眩等癥狀,通常為低血糖的典型表現。建議患者可遵照內分泌科醫生建議接受靜脈注射葡萄糖溶液治療,可盡快緩解饑餓、乏力、麻木等癥狀。平時在腦力或體力活動過程中,隨身攜帶面包、餅干、糖果、含糖飲料等,有助于在低血糖癥狀急性發作時減輕不適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