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應保持充足的睡眠,能夠促進個體精力和體力的恢復,但是個體每日所需的睡眠時數因人而異,但至少應保證最低睡眠時數。而睡眠時長可受生理因素和疾病因素等影響,如果從晚上11點睡到9點鐘沒有特殊生理不適,都是屬于正常睡眠時間。但如果睡眠過程中頻繁蘇醒或睡眠質量不佳,那么機體可能處于不正常狀態。
睡眠需要量有很多影響因素,一般來說人類睡眠的需要量與其年齡成反比,但有個體差異。新生兒睡眠時間最長,每天可達約16h以上,成年人7-8小時,老年人可能睡眠需要量更少。但通常情況下11點睡到9點鐘,睡眠時長達10個小時,是屬于正常生理現象,如成年女性月經期間常常會出現嗜睡現象,睡10個小時也是屬于正?,F象。
但是如果患者因頻繁蘇醒,或者睡眠質量差導致需要更長時間的睡眠時長才能滿足睡眠的需要量,通常就不屬于正?,F象。此時應注意對因處理,糾正引起睡眠質量不佳的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