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HPV感染一年不一定會得宮頸癌。
HPV即人乳頭瘤病毒,是一種雙鏈環狀DNA病毒,有多種亞型。其中一些高危型HPV持續感染與宮頸癌的發生密切相關,比如HPV16、18型等。但HPV感染人體后,大多數情況下人體自身的免疫系統可以清除病毒。即使感染持續了一年,也不意味著一定會發展成宮頸癌。從感染發展到宮頸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通常需要數年甚至十幾年。在這個過程中,HPV病毒需要突破人體的免疫防線,持續感染宮頸上皮細胞,并使宮頸上皮細胞發生一系列的病變,從輕度不典型增生逐漸發展到重度不典型增生,最后才可能發展為宮頸癌。而且,宮頸癌的發生還受到其他多種因素的影響,比如個體的遺傳因素、生活習慣(如吸煙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增加患病風險)、是否合并其他病原體感染等。
在日常生活中,患者要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煙限酒,規律作息,保證充足睡眠,適當運動,增強身體免疫力。注意個人衛生,保持外陰清潔,但不要過度清潔破壞陰道的微環境。避免過早開始性生活、多個性伴侶等高危性行為。如果發現HPV感染,不要過度恐慌,但也不能忽視,要及時就醫。就醫后要嚴格遵醫囑進行進一步檢查,如宮頸細胞學檢查、陰道鏡檢查等,根據檢查結果進行相應的處理,如使用干擾素等藥物治療,同時要定期復查,密切關注病情變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