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酶是人體的一種消化酶,其主要功能是將乳糖分解為能夠被人體吸收的葡萄糖和半乳糖,從而為機體提供能量和營養。喝牛奶不耐受,即乳糖不耐受,又稱乳糖酶缺乏癥,是指由于患者體內缺乏乳糖酶或乳糖酶活性低下,不能完全消化吸收食物中的乳糖,因此在食用牛奶等乳制品后出現惡心、嘔吐、腹脹、腹痛、腹瀉等一系列消化道癥狀,病程較長者容易演變成慢性腹瀉,而反復腹瀉又可以加重乳糖酶缺乏,形成惡性循環。喝牛奶不耐受主要通過日常飲食管理或外源性補充乳糖酶進行治療,如果是疾病引起小腸絨毛受損導致的繼發性乳糖酶缺乏癥,應積極治療原發病。
1、日常飲食管理:此類患者應停止或減少乳制品的攝入,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癥無法治愈,患者應終身禁食乳糖及含乳糖的食品;其他類型的原發性乳糖酶缺乏癥患者需要合理控制乳糖攝入量,可以采取少量多次的方法攝入乳制品,逐步增強腸道對乳糖的耐受性;
2、外源性補充乳糖酶:部分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外源性補充乳糖酶,癥狀消失后,就可以逐漸減量,直至停止外源性補充;
3、治療原發?。喝樘敲钢饕嬖谟谛∧c絨毛細胞內,如果存在導致小腸絨毛受損的疾病,可引起繼發性乳糖缺乏癥,因此首先要治療導致小腸絨毛受損的原發疾病,待病情痊愈后,再考慮是否進行外源性補充乳糖酶。
乳糖是乳制品中的的營養成分,能為人體正常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提供能量物質,乳糖酶缺乏可以導致乳糖消化吸收障礙,出現消化不良癥狀,甚至影響生長發育。大部分乳糖不耐受具有自限性,在停止食用乳糖類制品后可自行緩解,而先天性及原發性乳糖酶缺乏癥無法徹底治愈,應在醫生指導下積極干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