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脖子腫痛即踝關節腫痛,這時首先應該明確是什么原因導致的腫痛,明確病因后對癥治療。踝關節腫痛一般和扭傷、痛風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等原因有關,具體消腫止痛措施如下:
1、扭傷:腳踝扭傷后,會出現踝關節疼痛、腫脹、活動受限等。此時應該及時前往醫院進行影像學檢查,如X線、CT、MRI等。若存在骨折,則需要通過手術進行治療。若確定沒有骨折,可以通過將患肢抬高、48小時內傷處冷敷、外用消腫止痛的藥物的方法來消腫止痛,可減少疼痛與腫脹程度。超過48小時后,可以局部予以熱敷以消腫止痛。同時在專業醫生指導下使用外用藥物局部涂抹治療,如云南白藥氣霧劑、雙氯芬酸二乙胺乳膠劑、傷痛酊等,可有效達到消腫止痛的目的。
2、痛風性關節炎:痛風性關節炎急性期容易出現受累關節紅腫及劇痛、全身無力、發熱等癥狀,當累及踝關節時可出現踝關節腫痛,此時應該將患肢一側抬高,同時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口服藥物來消除關節腫痛,如雙氯芬酸鈉緩釋片、秋水仙堿片、苯溴馬隆片等。此外,患者平時應注意保持低嘌呤、低鹽、低蛋白飲食,并應戒酒,以免痛風性關節炎再次急性發作。
3、風濕性關節炎:風濕性關節炎主要會出現關節疼痛、肌肉疼痛、發燒以及皮膚黏膜紅斑等癥狀,當累及踝關節可表現為踝關節局部出現紅、腫、疼痛等癥狀,容易反復發作。風濕性關節炎在急性期關節疼痛劇烈時,可以在專業醫生指導下口服消炎鎮痛類藥物,如雙氯芬酸鈉緩釋片、塞來昔布膠囊、阿司匹林腸溶片等。也可以在醫生的建議下接受微波理療、熱療、紅外線等物理療法來促進局部血液循環以達到快速消腫止痛的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