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底下長了小硬塊,可能是雞眼、跖疣、胼胝、腱鞘囊腫、脂肪瘤等原因引起的,建議及時就醫并遵醫囑處理。
1.雞眼:長期摩擦和受壓引起。腳底部局部皮膚角質層增生,形成圓錐形角質栓,壓迫神經末梢導致疼痛。治療可外用水楊酸苯酚貼膏、尿素軟膏。先用熱水泡腳后再貼敷,定期更換。若效果不佳可考慮手術切除。
2.跖疣:由人乳頭瘤病毒感染引起。表現為足底出現圓形或橢圓形、表面粗糙的硬結??煽诜D移因子口服溶液、胸腺肽腸溶片提高免疫力,外用氟尿嘧啶軟膏、咪喹莫特乳膏、人干擾素α2b凝膠。也可采用冷凍、激光等物理治療。
3.胼胝:也是長期摩擦導致的角質層增厚。一般無明顯疼痛,嚴重時可能有壓迫感??赏庥镁SA酸乳膏、水楊酸軟膏、復方苯甲酸軟膏。減少局部摩擦,穿舒適的鞋子。
4.腱鞘囊腫:可能與慢性損傷有關。腳底部的腱鞘囊腫可表現為小硬塊,一般無明顯疼痛,有時可有酸脹感。較小的囊腫可觀察,若影響活動或疼痛明顯可手術切除。藥物治療一般效果不明顯。
5.脂肪瘤:由成熟脂肪細胞構成的良性腫瘤。腳底部脂肪瘤一般生長緩慢,質地較軟。若較小可暫不處理,觀察即可。若較大影響活動或美觀可手術切除。藥物治療對脂肪瘤通常無效。
使用上述藥物時一定要謹遵醫囑,根據具體病情選擇合適的治療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