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府穴的準確位置在后發際正中直上一寸,兩斜方肌之間的凹陷中。具體內容如下:
風府,經穴名,出《素問·氣府論》。該穴處在后發際正中直上一寸,枕外隆凸直下,兩側斜方肌之間凹陷處。找不到風府穴的患者可以正坐或俯臥,伸左手過頸,置于后腦處,掌心向頭,扶住后腦勺,四指指尖向頭頂,大拇指指尖所在位置的穴位即為風府穴。風府穴具有清熱散風、通關開竅的功效,主治頭痛、項強、眩暈、鼻衄、咽喉、腫痛、中風不語、半身不遂、癲狂等癥狀。配百會、太沖穴,可疏肝理氣、通陽止痛,主治頭痛;配肺俞、太沖穴、豐隆,可化痰理氣解郁,主治癲狂;配人中、太沖穴,可疏風鎮驚、通關開竅,主治驚風;配肺俞,廉泉穴,可疏風解表、清熱止痛,主治咽喉腫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