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自主排便,這里意思主要是指不自覺排出大便,臨床上寶寶不自主排便,可能與腸炎、脊髓損傷、肛門括約肌松弛等因素有關。在治療上以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為主。
1、腸炎:家長平時如果沒有注意寶寶的飲食,或者寶寶進食過程中不注意衛生,拿臟手捏食物,可能會導致細菌或者病毒感染,腸道感染后引起腸炎,出現不自主排便的現象,若為細菌感染,建議遵醫囑根據藥敏試驗給予抗菌藥物,比如頭孢克肟顆粒。若為病毒感染,這種情況下疾病具有自限性,可不對寶寶進行特殊治療,飲食注意清淡即可,多喝溫水;
2、脊髓損傷:如果寶寶不慎從高處跌倒造成外傷,或者是脊髓炎導致脊髓損傷,也可能會出現不自主排便的情況,建議到醫院的小兒消化科進行相關診斷之后,確定是脊髓損傷者,可以遵醫囑使用甲潑尼龍片、神經節苷脂鈉注射液等藥物進行治療,必要時可選擇進行手術治療;
3、肛門括約肌松弛:寶寶如果在先天發育中,肛門括約肌就比較松弛,也可能會導致寶寶在熟睡過程中不自覺出現排便的現象,可以通過手術矯正解剖畸形,以緩解癥狀。
寶寶不自主排便還可能與胃炎、胃腸功能紊亂有關,建議及時到醫院進行相關的大便常規等檢查,明確病因之后積極對癥治療。另外,以上藥物應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家長不可盲目給寶寶用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