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魚分枝桿菌感染主要是患者接觸海水或淡水時,受傷皮膚受到海魚分枝桿菌的感染所引起的一種疾病。主要的癥狀是使患者皮膚出現紅色丘疹,如果未及時治療可能會成為結節或肉芽腫。
海魚分枝桿菌又稱包菜分枝桿菌,主要自然棲息于水中,可致水中變溫動物患病,如魚、海豚、蝦、蛇、水蚤等,對人類為條件致病菌。海魚分枝桿菌主要感染人群為兒童以及青少年,感染后癥狀多發于肘、膝、手腳、指趾、踝等受外傷部位。局部傷口在3-4周內出現小紅疹,可逐漸增長為1-2厘米的紅色或紫色的小結節,嚴重時會伴隨疼痛,且極少數患者可能會出現淺表性潰瘍癥狀。
當患者感染海魚分枝桿菌時,一般沒有自我疼痛癥狀,但會出現相應叩擊痛。由于海魚分枝桿菌對各種抗結核藥有耐藥性,患者一般需要遵醫囑采用聯合藥物治療方案,如鹽酸多西環素片加復方磺胺甲惡唑片,或利福平膠囊加鹽酸乙胺丁醇片?;颊呷绻麤]有及時進行治療,局部丘疹可進一步發展為結節或囊腫,對皮膚造成嚴重損害。
由于海魚分枝桿菌主要是通過人體破損皮膚進行感染,所以當患者在受傷時,要及時對傷口部位進行消毒殺菌,避免由于細菌或真菌感染導致疾病的產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