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硬化牙齦出血,通常是因為疾病已經發展到失代償期,是肝功能嚴重受損引發的表現。具體可能與肝硬化引發肝合成凝血因子減少、脾功能亢進和毛細血管脆性增加有關。
1、肝合成凝血因子減少:肝臟細胞受損后發展到失代償階段會嚴重影響肝臟功能,導致肝臟合成凝血因子的功能下降,無法滿足機體正常需求。凝血因子缺乏可表現為凝血功能障礙,易引發牙齦出血、皮下出血甚至消化道出血等癥狀,而且自行止血速度較慢。治療上可以靜脈注射維生素K1注射液、注射用矛頭蝮蛇血凝酶或直接輸注血漿補充凝血因子;
2、脾功能亢進:肝硬化常會引起門靜脈高壓進而導致腹腔臟器血管淤血,可出現脾淤血、脾大進而引起脾功能亢進,導致大量血小板被破壞。血小板也是參與止血的重要物質,如果數量下降明顯時也會出現牙齦出血??芍苯虞斞“逯委煟匾獣r可將脾臟進行切除;
3、毛細血管脆性增加:肝硬化患者有吸收障礙,因此可導致營養吸收不足進而影響毛細血管脆性。如果毛細血管脆性增加也易破裂、出血,可表現為牙齦出血。此時需要積極補充營養,飲食應詳細咨詢醫生,根據自身情況進行調理,同時避免受外傷;
4、其他:肝硬化患者也會引起低蛋白血癥、免疫力下降等,也可能并發牙齦炎甚至出現膿腫,導致牙齦出血。此時需要積極抗炎對癥處理,如遵醫囑使用甲硝唑片等緩解病情。
所以,肝硬化牙齦出血需要明確具體病因,針對病因治療才能達到更好的治療效果,以免延誤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