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疼痛的評定方法主要有體格檢查、實驗室檢查、影像學檢查、神經系統檢查、四肢的肌力以及肌張力和關節檢查等。
1、體格檢查:醫生會對患者情況做全面了解,包括患者精神狀態、呼吸、心率、體溫等,結合疼痛評估,從而對慢性疼痛性質、疼痛嚴重程度以及對生活質量的影響程度等進行評估。此外,還可以通過觀察膚色了解是否存在交感神經功能障礙、炎癥等,觀察步態確認是否有共濟失調或偏癱。
2、實驗室檢查:血生化、尿常規、肝腎功能、血脂、血糖等指標,幫助確定患者有無其他基礎疾病。
3、影像學檢查:影像學檢查結果可用于尋找疼痛病因,幫助判斷癌性和非癌性疼痛、脊椎病變和非脊椎病變引起的慢性腰痛,有無神經系統病變等。
4、神經系統檢查:如患有頭痛和頸部疼痛的患者,應該進行腦神經檢查,觀察是否存在神經系統異常。
5、四肢的肌力以及肌張力和關節檢查:一般檢查上肢肱二頭肌、肱三頭肌和握力等,下肢肌力。肌張力過強會引起肌肉僵硬,甚至是肌痙攣,關節檢查包括關節活動度、腔內有無積水、擠壓或拉伸關節,有利于確認病因是否涉及肌肉或關節。
此外,方法還包括感覺功能檢查、神經反射檢查、心理評估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