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炎一般不嚴重,但較難完全治好。食管炎是指食管黏膜淺層或深層組織受到刺激、損傷,出現黏膜充血、水腫引發的炎癥,常見反流性食管炎,以燒心、反流、吞咽困難、胸骨后疼痛等為典型癥狀,進餐后疼痛明顯,但由于食管炎易受飲食習慣等因素影響,在進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飲用濃茶、酒時,易刺激胃酸分泌出現反流,從而影響食管下括約肌壓力,進而導致食管炎反復發作,難以完全治好。食管炎的治療主要包括一般治療、藥物治療、手術治療等。
1、一般治療:需戒煙、戒酒,避免睡前進食以及攝入可能誘發反流癥狀的食物,如咖啡、巧克力或辛辣刺激性食物,飲食需以清淡、易消化為主。盡量避免進行增加腹壓的活動,如長期彎腰勞作等,還應保持良好的心態,避免情緒過于激動,有助于疾病恢復;
2、藥物治療:可在醫生指導下服用抑酸藥物治療,以增強胃黏膜防御能力,常用的藥物有質子泵抑制劑,如奧美拉唑、雷貝拉唑鈉、蘭索拉唑等,以及H2受體拮抗劑,如西咪替丁、鹽酸雷尼替丁,還有胃黏膜保護劑,如硫糖鋁、鋁碳酸鎂等,可緩解食道炎引起的不適癥狀;
3、手術治療:常用的手術方式有內鏡下射頻消融術、胃底折疊術、磁環括約肌增強術等,可減少胃酸反流,增加食管下括約肌壓力,減輕癥狀。
食管炎患者需保證健康的飲食習慣,避免每餐吃得過飽,以八分飽最宜,進食后不可馬上進行運動,應該休息半小時左右再進行適當的站立、散步等,以促進食物消化。在治療過程中,應遵醫囑定期復診,以便根據疾病進程及時調整治療方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