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纏身龍,即帶狀皰疹,好發于腰腹、小腿,亦可見于頭面部,初始為粟粒至黃豆大丘疹,亦可迅速演變為水皰,伴劇烈的神經痛。
癥狀纏身龍臨床稱帶狀皰疹,好發于肋間神經、顱神經及腰骶神經支配區域,即腰腹部、小腿、頭面部等。皮損處會先出現潮紅斑,然后出現粟粒至黃豆大小丘疹,簇狀分布而不融合,之后迅速變為水皰,皰壁緊張發亮,皰液澄清,外周繞以紅暈。在發病前或伴隨皮損可能會出現神經痛,之后水皰逐漸干涸、結痂脫落后會留有暫時性淡紅斑或色素沉著。帶狀皰疹腰腹部有大水皰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帶狀皰疹小腿大片紅斑水皰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帶狀皰疹耳后大片結痂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帶狀皰疹頭面部皮損圖
圖片可能會引起您的不適,
是否繼續查看?
查看
病因纏身龍即帶狀皰疹,病原體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潛伏在神經細胞中的病毒再度活化引起帶狀皰疹,當某些因素,如創傷、疲勞、惡性腫瘤、病后虛弱、使用免疫抑制劑等,導致患者機體抵抗力下降時,潛伏病毒被激活,沿感覺神經軸索下行,到達該神經所支配區域的皮膚內復制,產生水皰,同時受累神經發生炎癥、壞死,產生神經痛等臨床表現。
治療纏身龍具有自限性,治療原則為抗病毒、止痛、消炎、防治并發癥,臨床可給予系統藥物治療、外用藥物治療、物理治療等方式緩解不適癥狀。
系統藥物治療:
早期可給予阿昔洛韋片、鹽酸伐昔洛韋片、溴夫定片等抗病毒藥物,有利于減輕神經痛,縮短病程。急性期可給予鹽酸阿米替林片、加巴噴丁膠囊等解熱鎮痛藥物緩解發熱、疲乏等全身癥狀。
外用藥物治療:
皰液未破時可外用爐甘石洗劑、阿昔洛韋乳膏或噴昔洛韋乳膏;皰疹破潰后可酌情使用硼酸溶液或呋喃西林溶液濕敷,亦可外用硫酸新霉素軟膏、莫匹羅星軟膏進行處理。
物理治療:
亦可采取紫外線、頻譜治療儀、紅外線等局部照射,促進水皰干涸和結痂,緩解疼痛。
[1]樸永君.皮膚性病學.高級醫師進階.第1版[M].北京.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出版社.2016.151-153.
[2]張學軍,鄭捷.皮膚性病學.第9版[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8.68-7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