龜頭溝里長白色顆粒可能由多種因素造成,比如珍珠狀陰莖丘疹、包皮龜頭炎、尖銳濕疣、皮脂腺異位癥、陰莖癌等。應及時就醫,遵醫囑處理。
1.珍珠狀陰莖丘疹:多發生于青春期后,是一種良性病變,可能與局部刺激、生理發育變異等有關。一般無需特殊處理,建議保持局部清潔即可。
2.包皮龜頭炎:由細菌、真菌或滴蟲感染引起,炎癥刺激可導致龜頭溝出現白色顆粒。對于包皮龜頭炎,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外用克霉唑乳膏、紅霉素軟膏等。若感染嚴重,可能需要口服左氧氟沙星片、頭孢呋辛酯片等。
3.尖銳濕疣:由人乳頭瘤病毒(HPV)感染所致,初期表現為淡紅色小丘疹,逐漸增多增大,形成白色顆粒狀疣體。尖銳濕疣患者可在醫生的指導下外用鬼臼毒素酊、咪喹莫特乳膏等。若疣體較大或數量較多,可能需要進行物理治療,比如激光治療、液氮冷凍治療,必要時進行手術切除。
4.皮脂腺異位癥:由于皮脂腺發育的生理性變形和皮脂腺增生所致,表現為針頭大小的淡黃色或白色丘疹。皮脂腺異位癥通常無需治療,若患者有需求,可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電灼、液氮冷凍治療等。
5.陰莖癌:多發生于中老年男性,早期表現為龜頭或冠狀溝的腫物,可伴有潰瘍、出血等。陰莖癌患者首先需要進行手術治療,如陰莖部分切除術或陰莖全切除術,術后可能需要進行放射治療、免疫治療等綜合治療。
日常注意個人衛生,每天清洗龜頭和包皮。避免不潔性行為,使用避孕套。選擇寬松透氣的內褲,避免局部悶熱潮濕。如果發現龜頭溝里的白色顆粒增多、增大、出現疼痛、出血或其他異常,應及時就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