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期,通常發生在急性心梗后的1個月內。此時患者的心肌不穩定,易導致急性心力衰竭的出現,還可能出現惡性心律失常。且此時冠狀動脈的情況也不穩定,可能需要進行冠狀動脈造影,必要時可能需要通過PCI手術進行治療,從而挽救患者的心肌。
急性心肌梗死通常是由于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導致,可能由于冠狀動脈狹窄等造成心肌缺血缺氧,并導致心肌壞死?;颊咴诎l病后的1個月內做心電圖,可能會發現ST段出現明顯的抬高或降低,肌鈣蛋白等也會出現持續性的升高,患者還會出現胸痛、胸悶、大汗淋漓、瀕死感等癥狀。如果出現上述情況,應及時將患者送往醫院,以開通冠狀動脈。如果不及時進行治療,可能會引起嚴重的并發癥,如心臟破裂等,危及患者生命。
急性心肌梗死不穩定期的患者需要保持臥床休息,進行吸氧等,還可遵醫囑使用阿司匹林片、硫酸氫氯吡格雷片、硝酸甘油片、阿托伐他汀鈣片等進行治療。如果治療不及時,在1個月后可轉變為陳舊性心肌梗死,病情較為穩定,但患者的心功能可能會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