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療脂肪肝的穴位一般有足三里穴、大椎穴、三陰交等。身體狀況不同,在治療效果上也會存在差異。在治療期間,要進行飲食調理,減少高脂肪和高熱量食物的攝入,可以起到輔助治療的作用。
1、足三里穴:
脂肪肝一般是肝細胞內脂肪堆積過多的病變,可以遵醫囑按壓足三里穴進行治療。在刺激該穴位時,能起到疏肝理氣和通經止痛的作用。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使用拇指和食指按壓雙側足三里穴,在按壓穴位時要從輕到重,連續均勻地按壓穴位。
2、大椎穴:
脂肪肝可能會引起右上腹不適、乏力、食欲差等癥狀??梢栽卺t生的指導下用手指捏起大椎穴周圍的皮膚,并進行階段性揉搓,能起到疏通經絡和祛風散寒的效果,也可以促進血液循環,有利于緩解脂肪肝引起的不適癥狀。
3、三陰交:
脂肪肝一般會影響肝臟的正常功能,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按摩三陰交。三陰交在小腿內側,遵醫囑適當按摩該穴位,能達到健脾益血的作用。另外,還有調肝補腎的作用。
除此之外,治療脂肪肝的穴位通常還包括太沖穴、中脘穴、豐隆穴等。穴位刺激屬于中醫療法,可以到醫院中醫科檢查,以明確穴位的具體位置。如果脂肪肝比較嚴重,患者需及時到醫院進行檢查就診,并在醫生指導下采取合適的方法來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