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虛弱屬于中醫的名詞術語,其含義比較籠統,通常將面色萎黃不華、少氣無力、懶言、不思飲食、大便溏泄、胃腹冷痛、呃逆、飯后脹滿等認為是脾胃虛弱的常見表現。人的消化功能是靠胃腸運動的機械性消化和消化酶的化學性消化的共同作用完成,有一方出現問題就可能會導致脾胃虛弱癥狀的發生,因此脾胃虛弱可能是缺乏消化酶所致。
消化酶就是參與消化的酶總稱,主要是由消化腺和消化系統分泌,其作用就是幫助消化,最常見的消化酶是蛋白酶,比如胃蛋白酶,一般存在于人體的胃液中。胰蛋白酶主要存在于人體的胰液中,除蛋白酶之外,消化酶還包括存在于人的唾液和腸液中的分解酶,還有存在于胰液中的脂肪酶等。
人在缺乏消化酶時,主要會出現胃腹部飽脹,以及腸脹氣、腹痛、腹瀉、惡心、嘔吐、厭食等多種消化不良癥狀,上述癥狀與脾胃虛弱的常見表現相對應,因此脾胃虛弱可以考慮是由缺乏消化酶所致。但脾胃虛弱的原因除缺乏消化酶外,中醫理論還認為可能是飲食不潔、勞倦內傷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脾胃虛弱是否由缺乏消化酶所引起,具體還需進一步檢查才能明確,無法僅通過癥狀表現進行確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