膽紅素320μmol/L是否會出現腦癱的情況無法直接進行判斷,膽紅素320μmol/L可能會造成膽紅素腦病,若不及時進行治療干預,則可能造成腦部永久性損傷,從而變成腦癱。但若及時進行治療干預,則可能膽紅素值會較快下降,或僅造成可逆性損傷,此時則不會形成腦癱。
1、會:膽紅素腦病主要見于血清膽紅素大于342μmol/L時,或膽紅素上升速度為8.5μmol/L,胎齡大于35周的新生兒,也可能出現在膽紅素在171-239μmol/L的低出生體重兒中。因此膽紅素320μmol/L屬于較高水平,對于低體重兒與胎齡大于35的新生兒來說,發生膽紅素腦病的概率較大,此時膽紅素可透過血-腦屏障,造成中樞神經系統障礙,引發基底神經節、海馬、下丘腦神經核或小腦神經元壞死,患兒可能出現抽搐、角弓反張等癥狀,未及時治療后,可能出現永久性損傷,遺留手足徐動、智能落后、抽搐等腦癱癥狀;
2、不會:若出現膽紅素320μmol/L后,針對病因積極進行治療,例如采用光照療法,降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同時使用藥物治療,輸注人血白蛋白。針對嚴重者可采用換血療法,置換血中含有大量膽紅素,同時防止低血糖、低血鈣,糾正缺氧。經過一系列治療后,血清未結合膽紅素值及時下降,僅對中樞神經造成可逆性損傷,表現出嗜睡、反應低下等,隨著治療癥狀可逐漸消退,且不遺留后遺癥,因此也不會發生腦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