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火罐一般指拔罐。臨床上,患者需要配合醫(yī)生一般為拔罐10-15分鐘。患者配合醫(yī)生拔罐可能有通經活絡、行氣活血、消腫止痛、祛風散寒、調節(jié)臟腑等好處;拔罐的壞處可能有皮膚燙傷、局部瘀血過度、皮膚過敏、誘發(fā)低血壓、造成氣血紊亂等。如果拔罐后出現不適癥狀,建議患者及時到醫(yī)院就診。
一、好處
1、通經活絡:拔罐通過罐內負壓吸附于體表,可刺激經絡穴位,使經絡通暢,氣血得以順利流通,有助于改善經絡不通所致的肢體麻木、疼痛等癥狀。
2、行氣活血:拔罐能促進局部血液循環(huán),使氣血運行更加順暢,可緩解因氣血瘀滯引起的局部腫脹、疼痛等現象,對于跌打損傷后的瘀血腫痛有一定的緩解作用。
3、消腫止痛:拔罐產生的負壓可以使局部的炎癥滲出物和水腫液被吸拔至體表,減輕局部腫脹,同時對神經末梢產生良性刺激,起到止痛的效果,適用于肌肉勞損、關節(jié)炎等引起的疼痛腫脹。
4、祛風散寒:借助拔罐的溫熱刺激和負壓吸引,可將體表的風寒之邪吸出體外,對于外感風寒引起的頭痛、身痛、關節(jié)痛等有較好的治療效果。
5、調節(jié)臟腑:拔罐作用于體表的穴位,通過經絡傳導,可對相應的臟腑功能起到調節(jié)作用,使臟腑功能恢復平衡,從而改善因臟腑功能失調引起的多種不適。
二、壞處
1、皮膚燙傷:拔罐過程中,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導致皮膚燙傷。燙傷后皮膚可能會出現紅腫、水皰甚至破潰等情況。
2、局部瘀血過度:拔罐會使罐內形成負壓,導致罐吸附部位的毛細血管破裂出血形成瘀血。如果負壓過大或拔罐時間過長,可能會造成局部瘀血過度,影響局部血液循環(huán),延長瘀血的吸收時間。
3、皮膚過敏:拔罐器具的材質多樣,有些人可能對金屬、塑料等材質過敏,進而出現局部皮膚瘙癢、發(fā)紅、出現皮疹等。
4、誘發(fā)低血壓:拔罐過程中,人體的血液循環(huán)會受到一定影響。對于體質較弱或本身血壓偏低的人群,拔罐可能會使血管擴張過度,導致血壓進一步降低,出現頭暈、乏力等低血壓癥狀。
5、造成氣血紊亂:拔罐時如果操作不當,可能會打亂人體氣血的正常運行,使氣血分布不均或運行不暢,從而導致身體出現不適癥狀,如肢體麻木、疼痛等。
患者在拔罐后需要多休息,注意皮膚清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