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有個小洞,即心臟缺損,常見于先天性心臟病的患者,如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等。這些先天性心臟病會導致心臟內血液分流,如果心臟缺損較小、分流量較小,對機體的影響較小,日常生活可無明顯癥狀。如果心臟的缺損較大,分流量較大,可能會導致患者出現心力衰竭、肺動脈高壓以及腦梗死等。
1、心力衰竭:正常的心臟分為四個心腔,分別為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左、右心室和左、右心房之間不相通,如果心臟有個小洞,發生室間隔缺損、房間隔缺損、動脈導管未閉,可能會導致左、右心相通,導致左心的血液分流到右心,加重患者的心臟負擔,從而引起心力衰竭,患者可表現為易患呼吸道感染,出現面色蒼白、乏力、多汗、活動后氣促等癥狀;
2、肺動脈高壓:患者心臟有個小洞,出現了左心血液向右心分流的現象,導致機體的肺動脈壓力增大,從而會出現肺動脈高壓現象,出現呼吸困難、乏力、頭暈、胸痛等癥狀;
3、腦梗死:部分患者心臟出現小洞,可能由于肺動脈高壓引起心臟血液右向左分流,由于右心為靜脈血,左心為動脈血,患者心臟血液發生右向左分流以后,靜脈血流入動脈血中,可能引起血液栓塞,導致患者出現腦梗死。
如果患者心臟有個小洞,日常應避免劇烈活動,如果出現發紺、呼吸困難等癥狀,應及時入院就診,一般可以選擇介入治療修補缺損部位。如果心臟缺損較大,也可以采用手術方式進行治療。治療后應定期隨訪,如進行超聲心動圖、X線檢查、心電圖檢查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