痰濁阻肺是中醫證候名,痰濁阻肺主要癥狀為咳嗽咳痰、胸悶氣短、惡心嘔吐、舌苔厚膩等。痰濁阻肺一般是由于外感風寒,或風熱之邪,沒有得到及時治療,導致外邪從肌表、口鼻入肺,影響肺的正常升降功能,導致痰濕內生阻滯于肺,也可能是飲食不慎,過食肥甘厚味之后出現的痰濁內生,阻滯于肺。
1、咳嗽咳痰:痰濁阻肺患者可出現咳嗽、咳痰等情況,一般痰液比較黏稠,以白痰為主,容易咳出,咳嗽時還會伴有痰鳴音;
2、胸悶氣短:痰濁阻肺可能會導致胸陽不暢,患者往往會有胸悶氣短的感覺,部分患者會伴有喘息;
3、惡心嘔吐:痰濁內阻不但阻于上焦中的肺,還有可能阻于中焦,中焦脾胃受阻會出現一些消化系統的表現,如消化不良、惡心嘔吐等;
4、舌苔厚膩:患者一般舌質偏淡,舌苔比較厚膩,可以表現為白厚膩或者黃厚膩,舌體胖大、有齒痕;
5、其他:患者還可出現大便黏膩、排便不爽等。另外由于脾為生痰之源,肺為貯痰之器,痰濕內阻還可能會伴有肺氣虛、脾氣虛的癥狀。
痰濁阻肺在治療上主要以健脾利濕、化痰為主,常用中成藥有二陳丸,如果伴有氣虛比較明顯的患者,還可以選用六君子丸來進行治療。除此之外,痰濁阻肺在現代醫學上,也常見于呼吸道感染、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肺源性心臟病、心源性哮喘等疾病,需及時前往醫院,對癥處理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