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上濕疹和足癬的區別包括病因、癥狀、發病部位、實驗室檢查、治療用藥等方面,若出現相關癥狀應及時就醫,遵醫囑用藥。
1、病因:濕疹是由多種內外因素引起的皮膚炎癥反應,如過敏(接觸過敏原、食物過敏等)、遺傳、免疫功能異常、皮膚干燥等。足癬是由皮膚癬菌感染引起,如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通過接觸傳播,如共用拖鞋、腳盆等。一般無需針對病因檢查用藥。
2、癥狀:濕疹急性期表現為紅斑、丘疹、水皰,有滲出傾向,瘙癢劇烈;亞急性期紅腫和滲出減輕,以丘疹、鱗屑為主;慢性期則皮膚粗糙肥厚、苔蘚樣變。足癬可分為水皰型(成群或散在小水皰)、趾間糜爛型(趾間皮膚浸漬發白、糜爛)、鱗屑角化型(皮膚增厚、粗糙、脫屑),常有不同程度瘙癢,且容易伴有異味。二者癥狀有區別,針對瘙癢可在醫生指導下使用氯雷他定片、西替利嗪片、依巴斯汀片。
3、發病部位:濕疹可發生于腳部任何部位,兩側常對稱分布。足癬多從趾間、足底開始,逐漸蔓延,常先單側發病,一段時間后可能波及對側。一般無需針對發病部位用藥。
4、實驗室檢查:濕疹沒有特異性的病原體,檢查主要是為了排除其他疾病或查找可能的過敏原等。足癬可在顯微鏡下找到真菌菌絲或孢子。針對檢查本身無需用藥。
5、治療用藥:濕疹主要是使用糖皮質激素類藥物,如氫化可的松乳膏、地塞米松乳膏、鹵米松乳膏來控制炎癥、緩解癥狀,還會使用一些保濕劑。足癬則需要使用抗真菌藥物,如酮康唑乳膏、鹽酸特比萘芬乳膏、聯苯芐唑乳膏。
不要自行搔抓,以免引起皮膚破損、感染。保持腳部清潔、干燥,穿透氣的鞋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