腳氣通常指足癬。濕疹和足癬一般可以從病因、癥狀、檢查、治療預防措施等進行區分。
1、病因:濕疹通常是由于過敏、遺傳、環境潮濕、接觸刺激性物質或情緒變化等多種內外因素綜合作用引起的皮膚炎癥性疾病。足癬主要是由于皮膚癬菌感染所致,常見的致病菌包括紅色毛癬菌、須癬毛癬菌等。這些真菌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中易于生長繁殖,因此足癬多見于腳部。
2、癥狀:濕疹皮疹形態多樣,如紅斑、丘疹、水皰等,并可能伴有滲出液和結痂。瘙癢劇烈,是濕疹最為突出的特征之一,可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質量。濕疹通常好發于身體兩側對稱部位,如雙手、雙足、雙側臉頰、雙膝等。
足癬根據分型不同,癥狀也有所差異。常見分型包括水皰鱗屑型、角化過度型和浸漬糜爛型。水皰鱗屑型足癬表現為足跖和足緣的小水皰,干燥后形成環狀鱗屑,伴有瘙癢感。角化過度型足癬好發于腳掌和腳跟,患處皮膚粗糙、角化增厚,易皸裂,可伴有疼痛。浸漬糜爛型足癬好發于腳趾縫,尤其是三、四趾間,皮膚浸漬發白,易剝脫,呈現潮紅糜爛面,伴少量滲液,繼發細菌感染時有臭味。
3、檢查:濕疹真菌鏡檢結果為陰性,即未發現真菌菌絲或孢子。足癬真菌鏡檢結果為陽性,可發現真菌菌絲或孢子。
4、治療:濕疹以抗炎、止癢為主,可外用爐甘石洗劑、激素類藥膏,如氫化可的松乳膏等。若瘙癢癥狀嚴重,可口服抗組胺藥,如鹽酸西替利嗪片等。足癬以抗真菌治療為主,可外用抗真菌藥膏,如鹽酸特比萘芬乳膏、硝酸咪康唑乳膏等。若癥狀嚴重或反復發作,可口服抗真菌藥,如伊曲康唑膠囊等。
5、預防措施:濕疹避免接觸過敏原和刺激性物質。保持皮膚清潔干燥,避免過度搔抓。保持情緒穩定,避免精神壓力過大。
足癬保持腳部清潔干燥,避免長時間穿著不透氣的鞋襪。避免與他人共用鞋襪、浴盆、毛巾等私人物品。在公共場所如游泳池、公共浴室等,注意個人衛生,避免赤腳行走。
在出現相關癥狀時,患者應及時就醫進行專業檢查和診斷,以便得到正確的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