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門螺旋桿菌即幽門螺桿菌。幽門螺桿菌一般需要治療,但因其可以治療,所以并不是非常可怕。感染了幽門螺桿菌的人群,容易引起胃部疾病,如胃炎、胃潰瘍等,嚴重者甚至可能會誘發胃癌。因此,發現感染幽門螺桿菌的患者,一般建議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
幽門螺桿菌容易通過破壞胃黏膜的自我保護機制和修復功能,從而引起胃黏膜損傷,而體內的胃酸因胃黏膜屏障破壞,很容易進一步損傷胃黏膜,導致胃炎、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疾病。胃部持續的慢性炎癥,有可能導致胃黏膜發生惡變,最終導致胃癌的發生。
針對幽門螺桿菌感染,通常聯合采用兩種抗生素、質子泵抑制劑、鉍劑的四聯療法進行幽門螺桿菌根除治療,如使用環丙沙星、呋喃西林、奧美拉唑、枸櫞酸鉍鉀聯合治療。治療1個療程后,再進行C14檢查為陰性后可停止治療。此外,對于兒童及高齡患者,如果感染幽門螺桿菌,但無胃部不適癥狀,也可暫時不進行治療。
